2018-8-26 04:12
宅~有何不可
特恩佈爾打爛一手對華關係好牌 繼任者勿重蹈覆轍
原標題:特恩佈爾打爛一手對華關係好牌,繼任者勿重蹈覆轍!
參考消息網8月25日報道 對特恩佈爾來說,8月24日可能算得上其政治生涯中最灰暗的一天。當天,澳大利亞自由黨再次對特恩佈爾能否繼續擔任總理髮起瞭投票,最終特恩佈爾被斯科特·莫裡森所取代。
據英國《衛報》報道,莫裡森在選舉中以45票對40票戰勝前內政部長達頓,將成?新一任澳大利亞總理。
過去3年裏,特恩佈爾把澳大利亞對華關係搞得一團亂,讓澳大利亞恐華和排華的情緒空前高漲。輿論猜測,如今,特恩佈爾下臺,新總理將描繪出怎樣的對華關係前景?
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莫裡森的“往事”。
據媒體報道,8月23日,擔任國庫部長的莫裡森以所謂國傢安全擔憂?由,禁止中國公司華?和中興?其規劃中的5G移動網絡供應設備。2016年,他還曾以“國傢安全”?名義拒絕瞭中國企業競購澳洲電網公司的股權。不過,媒體也註意到,幾年前,莫裡森亦曾表示,看重中澳經貿關係發展。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南太平洋研究室主任郭春梅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表示,莫裡森在競選前是特恩佈爾政府的國庫部長。國庫部長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管理澳大利亞的外資政策。莫裡森擔任國庫部長期間,澳外資政策不斷收緊,其背後折射瞭澳大利亞對自身安全困境的擔憂。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又是被其盟友——美國視?競爭對手的國傢。最近幾年,澳大利亞一直在進行外交政策調整,尋找自身定位。以往,在中美關係緩和時,澳大利亞可以相對容易地與中美搞好關係,但當前鑑於中美兩國摩擦加劇,加之澳大利亞對自身安全的擔憂逐漸加劇,因此逐漸走向“選邊站”。
郭春梅進一步分析,此次競選中,特恩佈爾的挑戰者實際上是保守派人士達頓,而莫裡森則與特恩佈爾同在一邊,其政策也與特恩佈爾十分相近。在特恩佈爾陣營看來,特恩佈爾下臺後,莫裡森是延續其政策的最佳人選。當前,不排除澳大利亞提前舉行大選的可能性,因此,對莫裡森而言,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仍是內政,在對外政策方面,莫裡森預計不會有太大調整。
輿論認?,過去幾年,特恩佈爾的對華政策正讓澳大利亞吃下苦果。《西澳大利亞人報》就曾在今年7月報道稱,報告顯示,澳反華情緒打擊中國投資者。報告指出,去年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已從2016年的154億澳元降至133億澳元。
輿論註意到,亦有學者、媒體規勸澳大利亞不要在“反華”道路上越走越遠。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就刊文稱,澳大利亞對華政策應冷靜務實。文章援引澳大利亞前外長鮑勃·卡爾的話說,我們不應該讓雙邊分歧失控。澳大利亞應該“摘下有色眼鏡”,用更積極的態度看待中國崛起。澳大利亞不妨迴歸基於國傢利益的務實方式,中澳雙方可以擱置分歧,就雙方能夠達成共識的問題進行合作。
眼下,究竟是重走特恩佈爾的老路,還是選擇積極務實的態度處理對華關係,莫裡森的確應該好好思考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