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對地震遊刃有餘的日本 ?何一場暴雨死瞭200多人


2018-7-14 06:15 宅~有何不可
對地震遊刃有餘的日本 ?何一場暴雨死瞭200多人

原標題:?什麼應對地震都遊刃有餘的日本,一場暴雨死瞭200餘人?
  日本暴雨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00人,成?30多年來最嚴重水災。
  據日本警察廳12日發佈的最新信息,日本西部地區暴雨災害遇難人數已升至200人。受此次暴雨影響,日本共有31個道府縣的519處發生沙土災害,其中382處?山體垮塌,119處?泥石流,18處?滑坡。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238/w640h398/20180713/CvWU-hfhfwmu9393392.jpg[/img]
  據BBC報道,這是日本近30多年來因?降雨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水災。
  日本一向被視?防災強國,日本人對地震、海嘯、颱風等自然災害一點都不陌生。在日本,地震前幾十秒會發出防範預警,住宅要求能抗擊7級地震,人人都具備防震知識。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41/w500h341/20180713/oJx8-hfhfwmu9393444.jpg[/img]
  防範自然災害如此嚴謹的日本,?何這次一場暴雨卻死瞭200餘人?
  [b]短時間內超大降雨[/b]
  BBC稱,造成這次災害如此嚴重的原因,首先是短時間內的超大降雨。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0/w500h300/20180713/HgLW-hfhfwmu9393743.jpg[/img]
  上週,日本氣象廳對西日本多個地區發佈“大雨特別警報”,警告西部地區會受到數十年一遇的特大降雨,93個觀測站都記錄此次降雨是史上降雨量第一。
  從上週四開始的短短幾日內,西部地區的降雨量達到整個7月正常降雨量的3倍之多,多個地方超過上千毫米。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766/w474h292/20180713/ALEF-hfhfwmu9394112.jpg[/img]
  超大降雨完全超過瞭河堤的承受能力。短時間內湧入巨大水量造成河堤潰堤,沿岸市鎮整個被淹,泡在瞭水裏。
  另據法新社稱,這次大雨還受到颱風影響。儘管有水壩、堤壩等防洪設施,但這次雨勢之大前所未見,防洪設施難以抵抗。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242/w640h402/20180713/cyXZ-hfhfwmu9394151.jpg[/img]
  日本《每日新聞》稱,岡山縣的小田川潰堤,至少4600戶傢庭都被洪水淹沒,許多老人來不及逃生被淹死在傢中。
  [b]回水現象和山體滑坡[/b]
  除瞭降雨因素,地勢因素也很關鍵。
  據《產經新聞》報道,岡山縣高粱川各支流共有5處潰堤。主要原因是大雨讓河道主流水位上升,導致原本要和主流彙集的支流無法流入,因此潰堤淹沒附近區域。這種現象被稱?“回水現象”。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0/w640h360/20180713/Q94Z-hfhfwmu9394192.jpg[/img]
  有專傢稱,回水現象是導致這次水災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
  日本地形多山,約70%土地由山脈和丘陵組成,不少民宅都建在山坡上,或者山腳下的平原上。而一旦遇上大雨就容易發生山體滑坡,這些房屋很容易受災。這次暴雨就導致瞭多個地方發生大規模的山體滑坡次生災害,導致遇難人數增加。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798/w483h315/20180713/RlIf-hfhfwmu9394247.jpg[/img]
  據日本經濟新聞援引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的應用地質學教授分析稱,滑坡導致的災害近年來頻頻發生,原因多半是局部性暴雨所致,需要檢討是否要在可能發生滑坡的地方建民宅。
  法新社稱,日本政府正在推動一個長期計劃,讓容易受災地區的居民搬遷。該計劃正在進行中。
  [b]木頭小屋[/b]
  日本之所以防震厲害防水卻不行跟房屋結構有關。
  日本的許多房屋是用木頭建造的,尤其是在鄉下,傳統的木屋非常普遍。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199/w640h359/20180713/srrf-hfhfwmu9394292.jpg[/img]
  據法新社報道,這類小木屋地基非常有彈性,是防震的理想選擇,但遇上洪水或者泥石流的壓力就會頃刻間毀於一旦。
  [b]人的因素[/b]
  除瞭自然不可抗力,人?防範沒有做到位也是導致災難爆發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對暴雨、洪災雖然有預測,但是遠不如對地震那樣重視。同時對暴雨可能帶來的災害應對行動也相對遲緩。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218/w636h382/20180713/46o4-hfhfwmu9394336.jpg[/img]
  日本當局在雨勢最嚴重的時候,向500萬人發出過疏散命令,但這些命令隻是建議而無強制力,許多民?沒有當回事。據法新社援引災害專傢指出,“人們容易忽視負面信息,試圖不撤離,所以在遇上突發的洪水和泥石流時,難以立即做出反應。”
  日本發佈疏散命令的部分權限,也沒有交給有災害防範經驗的地方官員。各種疏忽導致瞭嚴重的後果。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107/w640h267/20180713/jW7p-hfhfwmu9394400.jpg[/img]
  另一個繞不開的則是錢的問題。
  據新華社稱,日本的治水開支逐年減少,2018年治水項目支出僅?7961億日元,與1997年頂?時的1.37萬億日元相比差距巨大。國土交通省制定過20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水災應對方案,但因?財政制約,沒有一個兌現。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